笔趣阁

一品小说网>岁月吟诗 > 古风七十二首其二十五李白(第1页)

古风七十二首其二十五李白(第1页)

《古风·其二十五》李白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

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

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

大运有兴没,群动争飞奔。

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

赏析

批判世风日下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诗人开篇便感慨社会风气日益衰败,浅薄的风气破坏了淳朴的道德本源。此句直接点明了当时社会道德沦丧、风气浮薄的现实状况,表达了诗人对世道变迁的忧虑与不满。

-“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以比喻的手法进一步说明世人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他们不选择美好的“芳桂枝”,却偏偏栖息在恶劣的“恶木根”上,形象地揭示了人们舍本逐末、追求低俗事物而摒弃高尚品德的现象。

描绘桃李无言,暗喻贤才沉默

-“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桃李树虽能绽放美丽的花朵,却默默无言。这里以桃李自喻或指代那些有才华、有品德的人,他们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只能选择沉默。桃李的“不言”,一方面体现出贤才面对不良世风的无奈,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们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

感慨世事无常,向往归隐

-“大运有兴没,群动争飞奔。”诗人意识到世间的命运如同自然规律一样,有兴盛和衰落的变化,而世间众人却在这兴衰变化中争名逐利,如飞奔般忙碌。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人在无常世事中盲目追逐的感慨,凸显出诗人对这种世俗行为的超脱态度。

-“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诗人以广成子为例,广成子是传说中的仙人,隐居于崆峒山。诗人渴望能像广成子一样,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进入那通向无穷境界的道门,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在宁静的归隐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世风日下的批判、对贤才处境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的向往,展现了李白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高洁品质、超脱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其诗歌忧国忧民与追求自由超脱相融合的独特风格。

创作背景

-政治环境:天宝年间,唐玄宗怠于政事,政治环境极端黑暗恶劣。李林甫身为宰相,为巩固权势,打压异己、结党营私,排斥朝中正直之士,堵塞言路,使得朝廷内部乌烟瘴气,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社会风气:当时社会风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轻薄腐化之风盛行,人们不再以追求高尚的品德和真正的才能为目标,而是趋炎附势,攀附权贵,追名逐利,道德标准颠倒,正义和良知被忽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个人遭遇:李白胸怀“安社稷”“济苍生”的远大抱负,渴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这样的社会和政治环境让他深感失望和无奈,他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才华得不到施展,在现实中处处碰壁。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对世风日下的批判与感慨:当时李林甫等权贵打压异己、结党营私,社会上趋炎附势之风盛行,道德标准颠倒。诗中“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表达了李白对这种社会现状的批判,感慨世道衰败,人们不追求美好与正义,反而依附丑恶与权势,流露出对世风日下的痛心与无奈。

-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愤懑:李白胸怀壮志却报国无门,看到正直之士不被重用,自己也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施展才华,诗中以“桃李树”自比,“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暗示自己如桃李默默开花却无人问津,有才华却不被赏识,蕴含着对自身遭遇的无奈与愤懑。

-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在这样黑暗的现实中,李白无力改变,于是产生了避世思想,诗的最后“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表达出他希望能像广成子一样超脱尘世,进入无穷的仙境,远离这混乱、污浊的现实,在精神上寻求解脱与慰藉。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书后和上京第一纨绔HE了  赌石异能  重生58:带着系统闯天下  快穿:阴沉沉反派被我亲懵了  六零:科研娇妻被植物人老公宠翻天  说好扫黄?你直接枪斗术点满!  综影视爽就行了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都到我嘴里了,你说慢点  失忆?京圈太子爷强势拐回家  女儿都火化了,还陪白月光过生日?  综影视:想穿就穿  奥特曼中的巴罗萨星人  我刚穿越,重生的权臣就来退婚了  万帝吞天诀  机械少女潘多拉  一位探险者的自传  隐秘真相,错综情深  CSGO之爆头反馈系统  洪荒:我,最强佛祖,从西方捡词条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