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洵所说出的这些并不是他真的已经做出改变,而是他不希望婉儿变成一个有些愤世嫉俗的人,他就此想让叶婉茹明白的是看待事物不能只看其表象,更不能只看到片面。
作为一位谋臣,最忌讳的便是不能顾揽全局,更需要具有的便是严谨的态度。
思量一件事情时,必须要将其可能发生的最好结果与最坏结果在心中做出考量,而这其中可能发生的变故,和如何去解决变故的对策都要事先有所预料。
因此,才能不至于当意外真的发生时会手忙脚乱到对策全无,从而失去先导的有利地位。
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必须要学会顾揽全局,只有尽可能的做到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爹爹,即使张信达在此时向兄长示好,据女儿对兄长的了解看,兄长未必会对张信达另眼相待。毕竟兄长的性子与大将军是有些相似的。”
“而身为武将的大将军是有些耿直、且最厌烦与心思百转千回的文臣打交道。这一点上兄长倒是耳濡目染学的很足。”
叶婉茹的话音儿刚刚落下,叶洵便微微蹙起眉头接着道一句。
“瑾瑜王爷这样的性格不能说不好,最根本的便是,若将来能登上那个位子后,只有心中始终坚定才能不被群臣左右,但这样的性格又有利有弊。”
“如若当权者没有自己的坚持,反而每个决定都会被群臣们所左右,那么与受人摆布的傀儡有何异?这样的形势下大耀国的前途同样堪忧。”
“为人臣者就要尽臣子之责,仅仅做到思其所思、虑其所虑、忧其所忧是远远不够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我们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百年以后的事我们看不到也管不到,能做的也只是将眼下的事情做好,尽可能的不让那些我们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
说完这些话叶洵心中已经忍不住轻轻地叹息一声,君臣相处之道自古便是一件十分难以掌握的事情。稍有逾越便有逾矩自大之嫌,但若是一味的对掌权者不分对错的言听计从又有愚忠之嫌。
是以,这其中的一个度是十分难以衡量且难以掌握的。
端的要看掌权者是否是量可容人之人,更要看臣子的言行方式是否得当。
伴君如伴虎这话自古流传至今不是没有一定道理的。更何况那位君主身旁没有两位专擅小人语之人,正所谓三人成虎。
听的久了,便会在心中种下疑惑,当疑惑慢慢放大,变成了祸端发生的根本源头。
近日来他对大将军的事情又重新的脑中回想了一遍,而一个让人震惊的猜想早已在他心中成型。
他仍旧记得去岁边关之乱始发时大将军提出出兵云帆国时,朝堂之上武将们的一呼百应。
这种来自朝臣们的压力呢个不让多疑的轩帝心生疑惑吗?自古以来便有武将居功自傲之说,更有君主忌惮武将功高震主之言,这些种种的前提都有可能成为大将军一事事发的诱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