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滋味,也不免附和起来。
“这是个道理啊。别的不说,我就记着七六年闹地震那会儿,和眼下就有点类似。刚开始震的那几天,我们全院儿的人都搬院里避震,那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谁家的东西不分了。米面粮油,衣服被褥,都拿出来共度难关。孩子,女人,有东西先紧着她们用,那叫一个感人。可等到一听广播说余震完了,没危险了。好,各家各户就都恢复小心眼了。你的,我的,开始分开,东西都拿回各自家之后。地震棚谁盖的,谁找的材料,谁该占哪块儿,也有人计较了。哎,别说,这人哪,还真是这么回事……”
也不知怎么这么巧,“大宝”话音刚落下,外院儿就真有人敲院门了。
“锵五”一开门,得,更印证了洪衍武的判断。
敢情门口站着正是“港发”的老板,这小子左顾右盼一番,然后做贼一样蔫溜了进来。
“……咱们进去谈一谈好不好。你们要的货,我可以想办法,只是不要声张……”
就这带着讨好的油滑笑容,和白天的牛逼劲儿可是完全相反了。
但这也就才打了个头儿。
就这晚上,抱有同样目的的主儿,前前后后一共来了得有六七拨人。
还有两拨人撞在一起的呢,那甭提多热闹了。
甚至到了第二天,第三天,还有人陆续上门呢。
只是这些人可就吃了闭门羹了。
因为5月29日,“大宝”和“锵五”全按洪衍武的吩咐,押着现有的货回京城了。
没人知道他们具体去哪儿了,不过也没人为此担心什么。
因为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他们去深圳搞货去了。
而“高第街”的人也都清楚,“中英街”的门道,可不是几个北佬,一时半会能参透的。
那十二万条牛仔裤,眼下除了花城,他们倒哪儿都凑不齐。
所以说,人走了还得回来。
至于洪衍武,他带着老婆孩子逛了两天街,给家里人买了不少礼物,也回到了京城。
此后不过第二天,“力本儿”和“阿昌”就有长途电话追了过来。
电话里,他们除了跟洪衍武报告“爱华”方面的进展一切正常之外,也说了“杰华”的新状况。
据“阿昌”在“杰华”管仓库的那位远亲透露,“杰华”库存的万余条牛仔裤。
几天之内,全被人给哄抢走了。
但即使如此,也很难满足市场的旺盛需求。
如今厂长办公室里,天天都有来买牛仔裤的“高第街”的个体户。
所以尽管厂长被这反常的情况搞得一头雾水,但钱摆到眼前没有不挣的道理。
他只能让生产线停了夏装,安排工人加班加点,全力来生产牛仔裤。
当然,这批裤子的价格也因此从正常情况下的十六块均价抬高到了十七块五一条。
如果以三条生产线的实际生产效率推算,两个星期的时间,大约能生产出四万条左右。
一听到这个消息,洪衍武算是彻底踏实了。
很明显,事态已经完全按照最好的方向发展下去了。
连工厂都这么火热朝天的,可想而知,“水货”那块更得闹腾到什么程度。
这就是说,这帮“高第街”的商户就因为一个“贪”字,上吊的绳索,已经被他们自己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果不其然,真等到两星期过去,洪衍武的手下们,重新回到花城的时候。
“高第街”里已经到处都是牛仔裤了,那种泛滥程度简直令人发指。
十二万条裤子?
嘿,弄不好实际情况得翻个跟头。
这诡异的情形,不但让各地客商心里直纳闷,死活想不明白。
就连“高第街”的商户们也渐渐感到形势有点不妙了。
于是慌张也就开始蔓延了。
越来越多的人想尽办法打听到京城人租住房子的地址,就派人守着。
都想着第一时间见到京城人就赶快把货出手。
那不用说,当他们好不容易把“大宝”、“锵五”、“德子”、“亮子”盼回来,那该是多么的欣喜若狂啊。
可惜的是,现实抽了这些人狠狠一记耳光。
因为他们盼回来的可不是什么救星,而是憋着劲头,要来吞食他们血肉的虎豹豺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