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的修真文明是一个无理数构建的、通用的神之语言体系,那么仙武传承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如同大文化体系下的方言体系。
整体还是相通的,只是细节不同。
好吧,扯远了。总之就是,大洋集团想要研究图腾废墟,暂时只能拓印下来。不过这个拓印却不是那么简单的,就算不能百分百拓印,至少也要做到尽量完美。
要想将一个星球上的所有图腾拓印下来,必须要用卫星手段不断扫描星球,并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扫描数遍校对数据;确定没问题了,才能存档。
然而这不过是第一步。要知道,整个图腾废墟有上千光年方圆,又处于天妖世界腹地,仅仅涉及到的恒星就数以千万计!那涉及到的行星,数以亿计。
扫描了星球后,还要校正星球的运动轨迹等。这个工作量,绝对是天文数字。
尤其是这里处于天妖世界腹地,大洋集团的技术、设备、人员等,不能全部派遣过来,无形中又增加了工作量。
总算还好,大洋集团方面也不是拍脑袋,只是让赵柯尽量扫描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先扫描千百个星球,先积累一点素材等。
无理数的研究等,还真的是急不来。大洋集团用了七十多年积累,目前也只创作出一个无理数,是否正确还不能确定。
也就是说,如果大洋集团想要创造一套神之语言,那么现在也只有一个想法,连第一个符号都没确定下来呢。
但是大洋集团的动作,却不小。
天妖世界这边在考察,大洋集团已经决定在天元星星系附近,单独划分一个星系出来,建造一个模拟计算机——模仿和尝试图腾废墟这样的模式,甚至也借鉴一些周天大阵的经验。
用一个星系的范围,来建造一个超级计算机。张浩这个想法,让雷行风都有点惊讶:我亲爱的关门弟子,你又要干嘛?
老实说,大洋集团虽然不错,但雷行风也被张浩的折腾劲给吓着了。金仙都量产了,又要弄什么神之语言。这神之语言没啥头绪,又要模仿什么图腾废墟建造一个超级计算机。
这个超级计算机,按照张浩的说法是:用恒星为能源、用星球做芯片,先尝试建立一台超级光子计算机。
是的,张总很‘小心’,并没有上来就弄什么大型量子计算机。大洋集团现在虽然有量子计算机了,但这种计算机技术依旧不够成熟。
目前最成熟的,依旧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不过军事上应用最多的,是光子计算机。
相比于电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稳定、可靠、能耗低、效率高、体积小。
相比于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可以大规模并联、运维简单成本低、技术可靠成熟。
总的来说,电子计算机技术有点老,量子计算机技术还不够成熟。大规模应用,还要光子计算机。
而想要建造一个星系大小的计算机,首先各种电磁干扰就不能忽略。这一点上,无论是电子计算机还是量子计算机,都拍马也比不上光子计算机技术。
张浩还只是拍脑袋,但大洋集团的科研人员才叫厉害。
要设计一个恒星星系大小的计算机?大洋集团内部虽然惊讶,但惊讶过后大家却摩拳擦掌。
计算机方面的带头人,是葛冬、以及葛冬的弟子唐天东。一开始葛冬就因为天生雷电体质,参与电力研究,后来参与电报研究,很自然的就参与到计算机研究。
不过现在计算机研究还有一个精英:智能生命永恒。
而对于永恒来说,建造一个这样的超级计算机,真的是……太有兴趣了。
总之有了张浩的‘拍脑门’,大洋集团的精英竟然只用了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拿出了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
雷行风旁听了计划书。
大洋集团高层的计划书,当然不是纸面资料,人家直接作出动画视频了。甚至连建设过程、人员、费用、技术和设备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划。
整体来说,就是在一个稳定的、红矮星星系,建立一个‘超级卫星系统’。
红矮星不用说,这样的恒星稳定;其光亮也足够。
然后就是‘计算机的主体’。一般的计算机,是将机器装在箱子里、或者是放在室内、地下室等,总之不是暴露的。
可眼下大洋集团要建立的计算机,是真正的‘露天’计算机了。要想建造一个包裹整个恒惺星系的计算机、或者工程等,基本上不可能。
至于说完全包裹整个恒星(戴森球),并不现实;只怕建设不到十分之一就会引力崩塌。真有建造这等工程的实力,星际移民不是更好。
总之既然不能完全包裹,那么就要另辟蹊径。其实也没有多少复杂,就是模仿自然界的行星、卫星运动规律,在这选定的恒星星系内部,建立一个人造的行星卫星系统。
就是,设计中的‘卫星’有点多。
每一个卫星,都是一个光子计算机单元。设计中的计算机单元,在500公里左右;每一个单元其实都是一个完整的、超级光子计算机。但要建立一个星系规模的超级计算机,这等‘单元’预计需要上亿个!
所有的单元会通过公转、相互盘旋等方式,保证引力平衡。
整个‘计算机’体积,预计可达一亿公里直径。
另外,星系内还会建立一些大型工作站——上万公里的那种超级战舰改装的,这些工作站将负责光芒的聚集、发射、分配,数据的汇总;尤其是大型工作站本身的引力,也可以为计算机单元提供引力支撑。
最重要的是工作站具有超时空通信能力,可以为这个超级计算机内部信息交流,提供时间上的保证。
简单的介绍了计算机的‘结构’,葛冬最后很有些自豪的表示:“张总,预计该计算机建成,不仅可以用来计算无理数,更能用来推演量子科学、多维时空技术等。
这样的计算机本身,也可以作为我们与鲤鱼星云科学资料交流的中枢。
预计可以满足大洋集团未来三十年的计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