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宇在办事上面倒也是有一些魄力的,就在任命咸鱼为参军加入他的幕僚团队之后不久,阎宇就下达命令,征召驻守在汉中外围的一些校尉和司马返回南郑。
这些校尉和司马先前是分别驻守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等地的,在姜维的敛兵聚谷计划之中,这些部队也并非是闲职,而是担负着游击重任的。
一旦魏军对汉中发起进攻之后,他们首先就会进攻蜀军重兵防守的汉城、乐城和阳平关,而这些游击军的任务就是迂回到敌后去,切断和破坏魏军的粮道,对魏军进行滋事骚扰,让魏军是疲于奔命,以支援正面战场上的战斗。
这些兵力虽然不多,而且分布极为的分散,看起来对整个汉中战局起不到什么作用,但事实上,在姜维的构想之中,这些游击部队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左右汉中战役的成败。
正因为这些部队小而零散,具有极强的机动能力,而且他们对汉中一带的地形十分熟悉,汉中多山,地形复杂,这些部队只要往山沟里这么一躲,化整为零,各自为战,那怕魏军出动数万大军,也未必能将他们给全歼了。
魏军攻打汉中,首要的攻击目标肯定是汉城乐城阳平关这样的屯兵要塞,那些分散的游击部队最多只能算是些碍事的小苍蝇,魏军肯定会派兵围剿,但也只会派小股部队出来,不可能动用主力部队去围剿,这样这些游击部队的生存空间还是有的。
而这些游击军的主要作用,就是活动于敌后,魏军进军汉中之后,在身后将会留下漫长的补给线,而这些补给线基本上是穿行于秦岭的崇山峻岭之中。
艰难的道路让魏军的后勤补给必然会面临极大的困难,当初诸葛亮六出祁山,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补给问题,蜀军是不缺粮草的,但如何翻山越岭将粮草运往关陇却是一个最大的问题,甚至于诸葛亮绞尽脑汁地发明出木牛流马来,也无法彻底地解决前线粮荒的问题。
如果魏军要进攻蜀国,他们同样也会面临和当年蜀军一样的困难,他们进入汉中的军队越多,困难就会越大,这个问题如果无法得到解决的话,那么魏军伐蜀,最终也会面临同样无疾而终的局面。
姜维之所以会选择敛兵聚谷的计划,其实这一招也是从魏国司马懿那儿偷学来的,姜维历次出兵伐魏,最头疼的事就是魏军的坚守不出,这样的持久战姜维根本就打不起,粮草不足姜维只能是要求速战速决,而魏军大多的数的时候,都会屯兵于要塞,采用司马懿一贯使用的龟息大法,将蜀军拖得是精疲力竭,最后只能是含恨退兵。
魏军可以这么打,那蜀军为何不行呢?
所以姜维在制定汉中防御计划的时候,照搬的其实就是司马懿的战术,司马懿在关陇防线上,也从来没见他在祁山,在散关,在秦岭的第一线防御阵地上屯驻重兵,而是将主力放在天水、陈仓、长安等相对靠后一些的位置上。
蜀军的每次北伐,前期出山之后,基本上不会遭遇到有力的抵抗,进展十分顺利,但一旦和魏军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往往是攻击乏力,毕竟以蜀军的攻坚能力,想要拿下天水陈仓这些防御重镇,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战事久拖不决,蜀军最后只能是因为粮尽而被迫撤退,所有的进攻几乎都是一个虎头蛇尾的结果。
司马懿之所以不采用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打法,将魏国的防线前移到秦岭一线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关隘虽然险要,但是道路艰险难行,大量屯兵的话,后勤补给就是一个大问题,更何况,司马懿根本就地法预料到蜀军何时会来进攻,长期驻守的话,只会让魏军兵困马乏,战斗力下降。
而屯兵于天水、陈仓、长安一线,这些地方既是要塞城池,又于渭水相邻,粮草物资的转运十分便捷,长期驻守也没有太大的压力,所以司马懿才会主动地将兵力部署在二线上,而不是直接陈兵于秦岭一线。
如今蜀军放弃进攻之后,整个蜀国北境的战线也将会由攻转守,进入到战略防御阶段,有人提出来将兵马驻守在兴势、黄金、褒中等外围要塞上,御敌于国门之外。
当然这也是一个成熟的防御方案,当年曹爽伐蜀之时,蜀军大将王平就是采用这个方式,成功地阻击了魏军的进攻。
但时移事易,如今蜀军面临两线作战的压力,四面楚歌,同时要面对魏军几处的威胁,兵力上自然是捉襟见肘,如果采用这么强势的防御战术的话,那蜀军必然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和物力才行,而现在汉中的兵力显然不足以维持这样的战术。
所以敛兵聚谷计划,几乎是姜维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
既然司马懿以及后来的郭淮都能成功地屡次阻击蜀军的进攻,那么姜维没有理由认为自己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魏军也尝一尝粮草不足后继乏力的滋味。
整个汉中防御体系,最关键的就是汉城乐城阳平关这三大要塞的防御,只要这三座城池关隘能保不失,魏军就会困顿于汉中,进退维谷。
而这些游击军也将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来,他们机动灵活,完全可以偷袭魏军的粮道和分散的兵马驻地,放一箭换一个地方,魏军根本就没有围剿他们的机会。
而这些游击军的存在,对魏军后勤补给线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魏军为了保护粮道的安全,只能是派出大量的兵马来护送粮草,这无疑让魏军背负上更为沉重的负担,后勤运输雪上加霜。
如果蜀军游击军能成功地搞掉几次魏军的运粮队的话,那对魏军本来就已经很严峻的后勤运输,产生致命的打击。